- 张倩颖;耿宗泽;邓羽翔;罗诚;李东亮;丁重阳;
【目的】为提升非主料区宜宾烟叶品质和可用性,采用冬虫夏草菌株发酵烟叶并研究发酵对烟叶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对发酵过程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并测定了常规化学物质和挥发性成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发酵对烟叶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经过冬虫夏草菌株发酵后的宜宾烟叶,感官质量明显提升,发酵第10 d烟叶感官质量表现最佳;发酵烟叶中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与未发酵样品相比显著降低;发酵烟叶中质体色素降解物总量和西柏烷类降解物总量显著高于未发酵烟叶,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在发酵烟叶中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氮、总植物碱、烟碱、二烯烟碱、苯甲醇、二氢猕猴桃内酯、还原糖和总糖对未发酵烟叶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贡献,总氮/总植物碱、总糖/总植物碱、两糖差、大马士酮、新植二烯、巨豆三烯酮、2-糠醛、香茶酮、2-乙酰基吡咯、2-苯乙醇、茄酮、2,3'-联吡啶对发酵烟叶感官品质具有显著贡献。【结论】利用冬虫夏草菌株发酵宜宾烟叶,对提升烟叶的感官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2021年04期 v.27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48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 ] - 操晓亮;张峰;柴国璧;刘加增;洪祖灿;周培琛;孙世豪;胡军;茅中一;姬凌波;付英杰;席辉;
【目的】构建一种天然香料香气重构及其风格强化的调香方法并应用于卷烟加香。【方法】以铁观音茶叶提取物为对象,通过感官导向的凝胶色谱分离收集具有铁观音茶叶香气的特征组群;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茶叶特征香气组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利用三点选配法测定特征香气成分在乙醇中的嗅觉阈值,结合其在茶叶提取物中的含量特征,计算各香气成分的香气活性值(OAV)并确定贡献度及香气关键贡献成分;通过茶叶提取物特征香气关键贡献成分的重组、香气轮廓法对比评价及香气特征强化,验证基于OAV的感官关键贡献成分加香效果。【结果】(1)感官导向凝胶色谱分离收集到117个流份,其中分离富集到铁观音茶叶香气特征流份28份;(2)铁观音茶叶提取物中含有41种特征香气成分,其中芳樟醇、橙花叔醇、苯乙醇、香叶醇、柠檬醛、吲哚和茉莉酸甲酯、己酸乙酯等22种香气成分对感官作用贡献最大;(3)香气关键贡献成分重组物与铁观音茶叶提取物香气轮廓基本一致,能够较好地重现茶叶的香气特征风格;(4)茶叶香气重组物与茶叶提取物复配后能够较好地强化卷烟的茶香风格特征,且花香、清香、果香香韵明显增强,香势强度明显增加,可提升卷烟的吸食品质。
2021年04期 v.27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1176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褚旭;胡宗玉;王珂清;刘国庆;赵勇;张建强;邵长营;杜坚;
【目的】探讨粗糙集在烤烟化学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江苏中烟全国15个原料产区的烤烟烟叶样品的6项化学指标(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钾、氯)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标准差法、基于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粗糙集的代数表示法和信息表示法分别对烟叶化学质量的综合状况进行评价,并对赋权及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不同产区烟叶化学指标的描述性统计显示,烟叶的总植物碱(2.44%)、总氮(1.96%)、钾(2.02%)和氯(0.3%)的平均含量较适宜,总糖(29.89%)和还原糖(25.67%)的平均含量较高;(2)层次分析法、标准差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中权重系数最大的分别是总植物碱指标(0.286),总植物碱和总氮指标(0.180),总植物碱指标(0.277)。区分度(η)分别为11.49(层次分析法),10.68(标准差法),11.36(基于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3)粗糙集的代数表示法和信息表示法的赋权结果依次为还原糖指标(0.545、0.562),总氮指标(0.273、0.250),总植物碱指标(0.182、0.188),η值分别为23.07和23.36;(4)不同决策方案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显示,粗糙集的信息表示法的一致性优于其他评价方法。【结论】粗糙集的信息表示法较之其他决策方案评价结果的区分度更高,与其他方法的相关性程度更好,适用于烤烟化学质量的综合评价。
2021年04期 v.27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振国;孙光伟;陈祥;谭本奎;杨杨;乔瑜;王博;黄经春;
【目的】为解决燃煤型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SO_2、烟尘排放不达标等问题。【方法】在福建、贵州、云南、河南以及湖北五个省设置试验点开展了燃煤密集烤房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研究。【结果】普通燃煤密集烤房加煤类型及方式对污染物排放影响较大,SO_2、烟尘、CO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658.96 mg/m~3、65.52 mg/m~3、3243.12 mg/m~3;烤房烟囱安装湿法脱硫设备SO_2排放降低72%~92%,烟尘排放降低75%~92%;安装加煤机自动进煤污染物排放降低40%以上,热效率提高24.91%,煤耗降低16.75%,烘烤成本降低28.85%;湿法脱硫设备及自动加煤机联合使用脱硫效率稳定在85%左右,除尘效率稳定在95%左右。【结论】燃煤密集烤房安装湿法脱硫设备及自动加煤机可实现高效脱硫除尘,SO_2排放浓度低于30 mg/m~3,烟尘排放浓度低于15 mg/m~3。
2021年04期 v.27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安;范艺宽;张同庆;韦凤杰;赵浩宾;何雷;刘剑君;王鹏飞;宋朝鹏;
【目的】为有效解决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烤烟供热设备存在的热效率不高、粉尘堵塞散热管道和控温精度较差等问题。【方法】采用动态量化的热量输出、吹风降温的机械传动和先阻后集的除尘等方式,设计了一种生物质燃料内置式烤烟供热炉体设备,配套开发出烤烟控制程序并开展试验测试。【结果】该设备在烟叶烘烤过程中采用5个具有连续变速的机械档位量化燃料供给,控温精度达到±0.5℃以内;生物质燃烧后产生的降尘颗粒经粉尘挡板过滤后大部分落入沉降箱内,粉尘主要粒径集中在89~420 μm范围内;通风室内温度保持在44.5℃~50.5℃之间,可避免高温对各类功能性部件的损坏;安装该设备后密集烤房的系统热效率达到64.26%~65.42%。【结论】该炉体能够满足密集烤房箱式和挂竿装载烟叶的烘烤供热需求,研究结果为生物质颗粒燃料烤烟供热设备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1年04期 v.27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0K] [下载次数:37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楚晗;张长安;王文杰;郭永才;程明远;李彦周;秦少华;王延军;党霞;
【目的】解决打叶复烤投料环节受人工因素制约大、混配均匀度低等问题。【方法】设计一种打叶复烤自动化精准配方投料设备,由投料控制单元和自动化进料装置组成。回潮松散后的原烟装入定制烟筐,运送至进料装置,投料控制单元进行投料设计后,自动化进料装置中抓取爪模拟人工投料,将烟筐内的原烟抓取至拨料辊,通过定量喂料,后以层铺输出的方式落至输送皮带进入下一工序,完成自动化投料及多等级多配方烟叶均匀混配。【结果】①对于设计的6000 kg/h投料任务,自动化精准配方投料设备投料流量在设定2%的误差范围内波动,流量均匀,连续作业时,单位时间内投料的稳定性高于人工;②自动化投料和人工投料的混料均匀度误差分别为0.2%、3.5%,自动化精准配方投料设备层铺式的投料方式可以实现对烟叶的均匀预混;③经自动化投料的成品烟叶烟碱CV值较人工投料降低0.68%。【结论】该设备有助于打叶复烤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升自动化、均质化加工水平。
2021年04期 v.27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牛浩;段卫东;汪代斌;白金莹;彭军;宋朝鹏;路晓崇;
【背景和目的】为明确采后烟叶颜色变化与能量代谢的关系。【方法】以烤烟品种(系)"豫烟13号"和"LY1306"为研究对象,采用暗箱试验的方式,分析采后烟叶的变黄变褐过程,并对试验过程中烟叶的变黄程度、变褐程度、丙二醛(MDA)含量、能量相关物质(ATP、ADP、AMP)含量、能荷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等呼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1)随采后时间的延长,两品种(系)烟叶的变黄程度、变褐程度和MDA含量均逐渐增加;与LY1306相比,豫烟13号采后烟叶变黄变褐发生的早,MDA含量增长较快。(2)两品种(系)烟叶的ATP、ADP含量在试验期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AMP含量则逐渐上升;豫烟13号采后烟叶ATP含量和能荷比LY1306更高,但ADP含量和AMP含量低于LY1306。(3)相较于LY1306,豫烟13号采后烟叶的SDH和CCO活性较高且高活性时间持续更长。(4)变黄程度与ATP、AMP和能荷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变褐程度与AMP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与LY1306相比,豫烟13号更容易变黄和变褐,采后烟叶的变黄变褐过程可能与其能量代谢活动有关。
2021年04期 v.27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456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刘晓涵;李雪利;王悦霖;宋佳倩;徐亮;叶协锋;吴东;王静;
【目的】为了探究添加肉桂醛对Na_2SO_4胁迫下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机制。【方法】以烤烟K326为材料,在烟草幼苗期用不同浓度的Na_2SO_4和肉桂醛进行处理,结合烟草幼苗根系发育状况、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Na_2SO_4浓度越高,对烟草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烟苗根系发育越缓慢,H_2O_2积累越多;75 mmol/L Na_2SO_4胁迫下,0~25 μmol/L肉桂醛可以促进烟草幼苗根系生长,降低H_2O_2和MDA含量,诱导降低SOD和POD的酶活,提高CAT酶活,从而提高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增强烟苗的抗盐能力。【结论】在烟草幼苗阶段,20 μmol/L的肉桂醛可以有效提高烟草幼苗对75 mmol/L Na_2SO_4的抵抗能力,主要通过促进根系发育,调节活性氧含量,诱导抗氧化物质活性变化,缓解盐胁迫的抑制作用。
2021年04期 v.27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48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林世锋;王仁刚;潘飞;任学良;龙明锦;王自力;
【背景和目的】广东连江县晒烟品种"塘蓬烟"是我国特有的烟草隐性遗传白粉病抗性种质资源,但到目前为止对其抗病机制未见深入报道。【方法】利用塘蓬烟花粉与抗白粉病烟草品种Kutsaga E1及感病品种K326杂交进行抗病基因的等位性检测;利用等位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塘蓬烟中感白粉病基因NtMLO1/2的突变情况;利用PCR克隆技术获得塘蓬烟NtMLO1/2基因的cDNA和gDNA序列信息,明确基因突变类型。【结果】(1)根据等位性测验结果推断塘蓬烟白粉病抗性由NtMLO1/2隐性突变基因控制。(2)等位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和PCR克隆测序结果发现塘蓬烟NtMLO2基因的转录本发生外显子重复突变,形成一个新的可变剪接变异体。【结论】本研究从分子水平阐述了地方烟草品种塘蓬烟的抗白粉病机制,其结果不仅丰富了烟草抗白粉病基因资源信息,而且为日后抗性基因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1年04期 v.27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2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吉顺;张孝廉;杨慧;贾蒙骜;张婕;赵德刚;
【目的】研究Magnesium proton exchangers (MHX)基因在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中的特性与功能。【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栽培烟草K326中克隆MHX基因,对其编码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HX基因在不同烟草组织及金属离子处理0 d、1 d、2 d、4 d、6 d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2个NtMHX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NtMHX1和NtMHX2,开放阅读框全长分别是1623 bp和1641 bp,编码540和546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60382.99 Da和60977.72 Da,均为包含11个跨膜结构域的酸性蛋白质,与野生番茄(Solanum pennellii)和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的MHX蛋白相似度最高。NtMHX1和NtMHX2基因在根、茎、叶、花中均有表达,且均在茎中的表达水平最高。NtMHX基因的表达受到Mg~(2+)、Mn~(2+)、Ca~(2+)、K~+、Na~+、Zn~(2+)和Cu~(2+)的诱导,并受到Cd~(2+)的抑制。【结论】克隆得到2个栽培烟草MHX基因,在烟草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受到多种金属离子的胁迫诱导。
2021年04期 v.27 7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7K] [下载次数:27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春平;曲利利;杜欢哲;杨华武;
【目的】研究云烟净油成分与卷烟感官指标的关联性。【方法】采用GC-MS分析云烟净油有机膜分离组分中的香气成分组成,计算ROAV值确定关键香气成分,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R)建立云烟净油有机膜分离组分的关键香味成分与感官指标的PLS模型。【结果】(1)在100 kDa有机膜截留液中,有25种不同的挥发性香味物质,油酸乙酯,癸醛,壬醛,肉豆蔻醛,3,5-二叔丁基-4-羟基苄醇,苯并噻唑为该组分中的关键香气成分,干草香与云烟净油100 kDa有机膜截留液中的油酸乙酯相关性较强;(2)在100 kDa有机膜透过液中,有30种不同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硬脂酸乙酯,癸醛,甲酸辛酯,正辛醛,壬醛,巨豆三烯酮为该组的关键香气成分,清甜香与云烟净油100 kDa有机膜透留液中的壬醛相关性较强。
2021年04期 v.27 114-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36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浩;庄新建;郭枭;徐红梅;贺振;张坤;
【背景和目的】植物未折叠蛋白应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信号通路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逆境胁迫应答、内质网压力缓解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的bZIP60 蛋白在该通路中起到关键核心作用。为了检测本氏烟UPR机制中bZIP60蛋白的表达,制备其抗血清用以探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 RT-PCR 方法从本氏烟中克隆了bZIP60基因,然后将该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 pET28a上,导入大肠杆菌BL21 (DE3) 菌株中,经1 mM IPTG 诱导表达分子量约35 kDa的融合蛋白,用Ni-NTA亲和柱纯化获得靶标蛋白。最后以纯化的 bZIP60蛋白辅以佐剂皮下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结果】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特异性检测到由喷施DTT引起本氏烟中bZIP60蛋白的表达。【结论】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技术成功获得融合His标签的 bZIP60重组蛋白并制备了相应的抗血清,为下一步深入探究病原物与植物互作中bZIP60的分子机理提供研究基础。
2021年04期 v.27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