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学报

烟草和烟气化学

  • 基于感官导向的乌梅浸膏特色风味组群产品开发

    张文娟;史清照;崔凯;洪群业;洪广峰;徐秀娟;杨伟平;霍现宽;徐石磊;吴彦;

    【目的】开发多元化的乌梅浸膏香料产品,提高产品功能聚焦度。【方法】利用多级膜分离和二维柱色谱对自主研发的乌梅浸膏进行精细分离,结合感官评价定位风格特征突出的乌梅特色风味组群,对获得的特色风味组群进行重组试验,利用热裂解-气相/质谱(Py-GC/MS)模拟分析感官作用较好的重组产品在卷烟燃吸过程中的香气释放情况。【结果】(1)乌梅浸膏通过4级膜分离及二维柱色谱分离共获得了17个组群,感官评价显示50 nm膜截留组群、反渗透(RO)截留组群和柱色谱B1组群在提升卷烟烟气状态、舒适性和特征香韵方面整体作用效果较好,确定为乌梅特色风味组群。(2)通过调整3个特色风味组群的组合配比,可获得作用效果优于分离前乌梅浸膏的重组产品。(3)优选的重组产品热裂解产物中以酯类、杂环类及酚类化合物居多,主要表现为果香、甜香、烟熏香、焦甜香等香气类型;重组产品裂解产物中呈蜡脂气、烟熏香、酚类气息、焦甜香、烘焙香的成分占比明显少于分离前乌梅浸膏的,呈果香香气的裂解成分在重组产品中占比明显增加,该结果从物质基础层面较好地解释了优选重组产品增加卷烟果香香韵,减轻蜡质气、烟熏香等杂气的感官效果。【结论】通过感官导向的特色风味组群定位和重组,能够实现乌梅浸膏风味聚焦、产品多元的精细化加工需求。

    2025年03期 v.31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烟草亚微米微胶囊的制备及在加热卷烟中应用研究

    许春平;黄家乐;刘远上;郝辉;梁佳欣;曹源;李天笑;芦昶彤;

    研究烟草香精微胶囊化后在加热卷烟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烟草香精亚微米微胶囊,优化制备工艺,表征理化特性,并研究其在加热卷烟降温段的感官效果,以及在气溶胶中逐口释放行为。结果表明:(1)复凝聚法制备烟草香精亚微米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量0.18%,芯材量0.40%,乳化剂量0.30%,该条件下平均粒径为219.40 nm,包埋率为71.80%。(2)分析红外谱图的特征峰及峰强度可知烟草香精被成功包埋;分析热重曲线图可知烟草香精亚微米微胶囊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3)添加烟草香精亚微米微胶囊加热卷烟感官质量较对照明显提升,当添加量为10 mg/支时,感官评吸效果最好,可减轻刺激性,柔和烟气,提高香气质,增加香气量,减少逐口感官香气的差异性。(4)添加亚微米微胶囊的加热卷烟气溶胶中逐口香味物质总含量增加48.68%,数量增加6种,增加主要为L-薄荷醇、糠醇、茄酮等物质。

    2025年03期 v.31 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8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热卷烟雾化基材在线生产中水分、丙二醇、甘油、烟碱的快速测定

    祝浩;李蓓蓓;郭军伟;刘雨;张璟;黄龙;

    【目的】监控加热卷烟雾化基材生产中的质量稳定性,建立快速、同时测定加热卷烟雾化基材中水分、丙二醇、甘油和烟碱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自举软收缩(Bootstrapping soft shrinkage approach, BOSS)变量选择方法筛选特征波长变量,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分别建立片状、丝状加热卷烟雾化基材中4种化学成分近红外含量预测模型,并与其他变量选择方法进行对比。【结果】(1)基于BOSS算法优选波长变量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最优,模型R~2均大于0.95,RMSECV(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validation,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7%。(2)水分、丙二醇、甘油和烟碱的RMSEP(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prediction,交叉预测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75%,且验证集RMSEP与建模集RMSECV值相近,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3)各成分模型RSD(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模型重现性较好。

    2025年03期 v.31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制造技术

  • 卷烟接装纸粘唇强度建模及其应用研究

    杨继;尹志豇;郭丽娟;张涛;田然;范多青;叶灵;王浩;唐石云;李振杰;杨玺;

    【目的】快速、简便、准确测定烟用接装纸对嘴唇的粘唇强度。【方法】选用剥离强度测试仪对不同牌号接装纸和人造嘴唇经过人工唾液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力进行测量,采用人工感官评吸和测定值进行对比。【结果】(1)经对比优化筛选确定实验条件是:选用医用硅胶作为人造嘴唇,配制包含蛋白、酶等具有生物活性及无机盐的人工唾液,接装纸和嘴唇的粘合长度为10 mm,粘合面积10×15=150 mm~2,按照50 mm/min的拉伸速率,人工唾液量为6μL,静置时间1 min。(2)模型表达为Y_(粘唇强度)=-1.36×10~(-3)+9.02×10~(-3)*X_(动摩擦系数)。(3)该方法和人工人工感官评吸一致,模型准确可靠。

    2025年03期 v.31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OF激光雷达扫描的烟丝堆积体积测量研究

    孙名豫;周沅桢;乔俊峰;吴合典;孙榕杏;资文华;

    【目的】探究TOF激光雷达扫描烟丝堆积体积在线测量应用前景。【方法】采用自主搭建的传送带烟丝堆积体积在线测量系统,研究了TOF激光雷达扫描高度、传送带颜色和运行速度对系统的影响,并对算法处理后的烟丝点云进行2.5D体积计算。【结果】(1)激光雷达扫描测量高度对检测点云异常值比例有较大影响,1200 mm高度扫描的点云数据比较适用于传送带烟丝堆积体积测量;传送带颜色为白色时,TOF激光雷达对传送带距离的测定误差最小;传送带运行速度40~130 mm/s范围内,点云数据量对物料扫描轮廓重建影响均较小;(2)激光雷达扫描测量高度变化过程中会出现“断层”现象,体积计算时选用interpolate模式对空缺值进行插值处理可补全断层位置,有效提高测量结果准确性。(3)基于TOF激光雷达扫描测量传送带物料堆积体积平均相对误差小于3.0%,较好地验证了该在线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结论】采用TOF激光雷达扫描进行烟丝堆积体积在线测量具有良好可行性和准确性。

    2025年03期 v.31 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OI与CFlow框架的无监督烟叶异物检测研究

    吴迪;顾茜;罗旻晖;

    【背景和目的】烟叶中实际异物难以预料,而常用的有监督目标识别类算法仅适用于被训练过的已知类型异物。为实现对零样本的未知类型烟叶异物实时检测能力,有效提高物料纯净度。【方法】应用无监督的图像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AD)技术,考虑人眼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System,HVS)的注意机制与基于深度学习的条件归一化流(Conditional Normalizing Flows,CFlow)框架,将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与正常烟叶样本构建的检测模型结合,共同预测图像像素块的未知异物概率。【结果】1)对未知异物检测F1分数为94.61%,而目标识别类算法YOLOv8对已知异物的检出率为100%,对未知异物的检出率为0%。2)提出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烟叶异物检测部署方案,平均预测时间为0.26 s/张,可满足实时性的要求。【结论】该方案比常见的目标识别类异物检测算法应对非期望输入的鲁棒性更强,能实时检测烟叶中异物,具备成本低、部署快等优点,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2025年03期 v.31 4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1K]
    [下载次数:3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SO-ELM的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叶丝干燥入口水分控制研究

    李自娟;李宜馨;吕萱;赵海洋;孙朔;冯子贤;高杨;赵力源;呼守宇;陈娇娇;

    【目的】控制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叶丝干燥入口水分的品质,促进叶丝干燥过程的稳定及成品烟丝质量的提高。【方法】使用K-means聚类分析划分温湿度区间,利用统计分析对不同温湿度区间下叶丝干燥入口水分进行品质区分,构建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叶丝干燥入口水分分类模型,并根据分类模型选取最佳工艺参数。【结果】(1)全年可分为4、5月为中温低湿,6、7、8月为高温高湿,9、10月为中温中湿,其它为低温中湿4个区间,且不同温湿度区间下叶丝干燥入口水分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温湿度区间下叶丝干燥入口水分离散化处理后分为劣品质(其它)、中等品质(水分偏低μ-1.5σ~μ-0.5σ)、高品质(μ-0.5σ~μ+0.5σ)和中等品质(水分偏高μ+0.5σ~μ+1.5σ)4个品质类别;(3)不同温湿度区间干燥入口水分分类模型PSO-ELM效果均优于GS-SVM和GS-RF,其各温湿度区间的准确率、精确度和召回率均在90%以上,F_1分数均在0.90以上;(4)PSO-ELM模型选取出最大化高品质入口水分的工艺参数运用于实际生产后,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叶丝干燥入口水分标准差均降低了40%~50%,高品质入口水分的占比显著增高,其中中温低湿和低温中湿区的占比分别增加了38.9%和60%。

    2025年03期 v.31 6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烟草设备

  • 基于改进Transformer的烟机设备健康状态诊断方法

    王茂方;陈圣;金义龙;

    【目的】提出一种快速且有效的烟机设备健康状态诊断方法,以提高设备维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法】通过采集整套烟机设备的多模态参数数据,设计并训练了一个基于改进Transformer算法的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改进的Transformer架构,通过自注意力机制有效捕捉数据间的长距离依赖关系,增强了对多维度、非线性信号特征的提取能力;同时模型通过动态调整各监测点的权重,实现了对关键参数的精准识别,并引入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解决了数据不均衡问题。【结果】经过训练和验证,该模型诊断准确率达98.98%,召回率为99.23%,故障预测成功率达到94.11%,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诊断方法。【结论】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判断烟机设备的健康状态,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潜力。

    2025年03期 v.31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YOLOv5s的异常烟丝识别检测轻量化算法

    胡东辉;刘振宇;林苗俏;付主木;李珮珺;魏海锋;张二强;徐大勇;堵劲松;李嘉康;

    【目的】切丝质量的在线检测是卷烟制丝加工中的关键质量指标,直接影响成品质量。针对异常形态烟丝检测中存在与背景颜色相似、目标尺寸不规则、小目标易受背景干扰、以及模型计算量大等情况,提出一种基于CBS-YOLOv5s的异常烟丝检测方法。【方法】针对复杂背景下不同尺度的异常烟丝,在颈部网络中引入BiFormer注意力机制,以增强复杂背景下小目标特征的提取能力。其次,采用部分卷积与点卷积结合的C3-Faster模块,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参数量。最后,引入Shape-IoU损失函数,进一步提高回归的准确性。【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在目标检测中的平均精确率达到了96.4%,相比于原模型提高2.5%,与Faster R-CNN、YOLOv4-tiny、YOLOv8s等模型相比分别提高14.8%、25.1%、1.58%;在计数任务中,能更好分析异常烟丝的波动状况。【结论】本研究为切丝质量稳定控制与优化提供了在线检测方法,有助于推动制丝工艺的现代化进程。

    2025年03期 v.31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9K]
    [下载次数:5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烟叶包装箱拆包系统小型化设计

    车本佳;陈烜;王平;代兴超;

    【目的】解决卷烟厂制丝车间人工拆包劳动强度大、割刀易伤手、烟叶易受污染等问题。【方法】设计一种烟叶包装箱拆包系统,该系统由3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及薄膜回收机构等组成,其中,薄膜裁切刀的刀片厚度与刀刃角度由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确定;为了进一步降低碎膜产生的概率,首次在薄膜裁切机构中增设了真空吸膜系统。当烟箱通过输送线到达指定工位后,系统进行全自动开箱作业。【结果】(1)在来料差异显著及烟箱变形,破损率较高的情况下,系统的拆包成功率保持在88%以上,显著高于现有设备平均80%的成功率。(2)可满足25箱/h的拆包节拍需求。(3)相较于现有设备,本系统节约空间60%以上。【结论】该系统有效克服了市场上烟箱拆包系统普遍存在的功能单一及布局分散的缺陷,通过集成化设计与紧凑布局策略,实现了拆包系统小型化,拆包过程自动化和无人化,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2025年03期 v.31 8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YJ212接装机靠拢鼓轮自动清洁装置的改进

    姜冬子;王金晨;孙东亮;李健;褚洪国;贾明霞;宋慧星;石峰;

    【目的】解决YJ212接装机烟支泡皱率高、靠拢鼓轮清洁难度大等问题。【方法】对靠拢鼓轮清洁装置进行改进,通过电磁阀控制气动马达转动,带动毛刷对靠拢鼓轮进行实时清洁,增加间歇吹气装置以完成对靠拢鼓轮和毛刷表面的自动清洁,由设备原有PLC和备用输入输出点完成对清洁装置的全自动控制。以济南卷烟厂“泰山(红将军)”牌卷烟为对象,对自动清洁装置进行测试。【结果】改进靠拢鼓轮自动清洁装置后,烟支泡皱率降低了69.2%,单班次清洁靠拢鼓轮的时间降低了87.3%,有效降低了烟支泡皱率,提高了设备的有效作业率。

    2025年03期 v.31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

  • 外源壬二酸对烟草抗氧化系统及转录组的影响

    卢子琦;王晓宇;张松杰;张小全;贾宏昉;杜娇;张松涛;

    【背景和目的】壬二酸能够诱导植物系统抗性,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为明确壬二酸(AzA)对烟草抗氧化系统和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转录组学方法探究烟草响应AzA的分子机理。【方法】通过不同浓度AzA处理烟草K326植株,分析其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RNA-seq方法明确烟草响应AzA的分子机理。【结果】(1)Az A通过提高烟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诱导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烟草的抗氧化能力;(2)共获得AzA应答差异表达基因610个,主要富集在激素信号和防御反应等过程。其中,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ACS1、PER15、ERF2、XTH23和WRKY40等相关基因的上调参与了植物抗病信号通路的激活。(3)AzA可以提高烟草对青枯病菌的抗性,其中2 mM的AzA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较好。

    2025年03期 v.31 104-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3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烟草靶斑病菌株zlcy-2中真菌病毒鉴定及弱毒特性研究

    肖艳松;杨志娟;苏家恩;尹秀娟;王迎;钟杰;刘天波;陈颐;

    【目的】筛选防治烟草靶斑病的真菌病毒。【方法】对烟草靶斑病菌进行致病力测定、dsRNA提取、病毒基因组测序等获得含病毒的弱毒菌株,经水平传染确定病毒引致的弱毒特性,并测定弱毒菌株的防病效果。【结果】获得了1个含有dsRNA的弱毒菌株zlcy-2,其至少含有5种病毒。它们与线粒体病毒科(Mitoviridae)、葡萄孢欧尔密病毒科(Botourmiaviridae)以及双分体病毒科(Partitiviridae)病毒有96%以上的相似性,推测属于已知病毒的不同株系,分别命名为Rhizoctonia solani mitovirus zlcy-2(RsMzlcy-2),Rhizoctonia solani partitivirus 8-zlcy-2(RsPV8-zlcy-2),Rhizoctonia solani virus 717-zlcy-2(RhsV717-zlcy-2),Rhizoctonia solani botourmiavirus virus 9(RsBV9)和Rhizoctonia solani partitivirus zlcy-2A(RsPV zlcy-2A)。zlcy-2中病毒可以水平传染,能引起菌株弱毒力。通过对携带不同病毒的衍生后代菌株致病力比较,推测zlcy-2中至少RsMzlcy-2和Rs RV8-zlcy-2与寄主弱毒特性相关。离体接种防效发现zlcy-2预处理能明显抑制烟草靶斑病菌扩展。【结论】zlcy-2及其中的病毒具有生防潜力。

    2025年03期 v.31 11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湖南烤烟根系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特征及其群落结构

    胡静雯;周东波;张金莲;陈廷速;韩洋;张康;卓丛莹;穰中文;

    【背景和目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在促生和改土等方面效果显著。通过分析湖南烟区烤烟根系共生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侵染特征、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菌根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K326和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分别于长沙(CS)、衡阳(HY)、湘西(XX)和永州(YZ)开展品比试验,于成熟期取样,进行根系压片及扩增子MiseqPE300高通量测序。【结果】K326和云烟87的菌根侵染程度在不同地区间分别表现为HY>YZ>XX>CS和YZ>HY>XX>CS,品种间表现为K326>云烟87;根系AMF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地区间分别表现为XX显著高于CS和HY显著高于CS。球囊霉属(Glomus)在所有样本中相对丰度占比最高;YZ地区高度富集隔球囊霉属(Septoglomus),烤烟品种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XX地区高度富集无梗球囊霉属(Acaulospora),CS地区高度富集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均于烤烟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Mantel检验表明,烤烟根系菌根侵染指标与AN、TK、OM、TP极显著正相关(P<0.01);无梗球囊霉属(Acaulospora)的相对丰度与海拔(EL)极显著正相关(P<0.01);隔球囊霉属(Septoglomus)的相对丰度在K326中与速效磷(AP)显著正相关(P<0.05),在云烟87中与全钾(TK)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湖南烤烟根系共生AMF多样性、群落结构及菌根侵染特征均存在地域特异性和品种差异性,其中全钾、碱解氮、全磷、有机质是除品种因素外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后期于烤烟种植上应用菌根技术时应充分考虑品种及地域环境情况;球囊霉属为湖南植烟区烤烟共生AMF的土著优势属,可充分挖掘其共生功效。

    2025年03期 v.31 12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5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垂直深旋耕稻秸翻压还田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母婷婷;廖超林;肖志鹏;盛丰;邹炎;李毅;肖孟宇;马云明;向鹏华;

    【目的】明确垂直深旋耕稻秸翻压还田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设计旋耕+稻秸离田(LT)、旋耕+稻秸翻压还田(XG)和垂直深旋耕+稻秸翻压还田(ZF)3个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冗余及结构方程模型(SEM)等方法,分析了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及影响。【结果】(1)ZF分别较LT、XG显著提高土壤>2 mm团聚体(SA_(>2 mm))含量的27.44%和12.13%及>2 mm团聚体有机碳(SAOC_(>2 mm))含量的26.56%和12.90%,降低土壤<0.25 mm团聚体(SA_(<0.25 mm))含量。(2)土壤总有机碳(TOC)和SAOC_(>2 mm)含量均分别受土壤容重(BD)、总孔隙度(TP)、毛管孔隙度(CP)及颗粒有机碳(POC)的显著影响,且分别与BD呈显著负相关,与TP、CP及POC相关关系相反。(3)ZF分别较LT、XG显著增加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且团聚体分形维数(D)分别显著降低12.24%和9.96%,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4)冗余及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ZF通过直接降低BD、提高TP及CP同时,也直接通过提高POC含量,来提高土壤TOC和SAOC_(>2 mm)含量,间接提高SA_(>2 mm)和降低SA_(<0.25 mm)含量,而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结论】垂直深旋耕稻秸翻压还田改善植烟土壤团聚体状况及改良土壤结构。

    2025年03期 v.31 134-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3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管理

  • 基于大数据标签的卷烟新品选点投放模型研究与应用

    梁雪霞;陈志;邓超;陆斌;莫玉华;许良本;陈凯迪;李派禹;叶朝文;

    针对传统的新品选点方法存在效率低、适应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标签的新品选点投放模型。首先利用时空网格技术将分析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商圈网格,从消费人群、卷烟产品及消费场所3个维度为每个零售终端建立数据标签。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新品选点投放模型,从不同维度分别对零售终端进行分析,最终将不同维度的评价指标转化为1个可量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以此为依据实现卷烟新品选点投放。分别对南宁市和玉林市的10款卷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南宁市和玉林市A类客户(评分排在前50%的零售终端)的平均订购率、平均订购量、平均需求量、平均订购次数分别是B类客户(评分排在后50%的零售终端)的3.24、29.87、6.41、8.22倍以及4.24、14.58、9.63、12.01倍,表明本模型可以为卷烟新品选点投放提供支持。

    2025年03期 v.31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行业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蓓蓓;郭军伟;马骥;张诺涵;赵乐;王洪波;刘雨;金哲;李山;刘金霞;王志才;聂聪;

    对烟草行业近十五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新鲜烟叶、初烤/复烤烟叶、醇化烟叶、卷烟产品配方、卷烟制丝、卷烟成品及卷烟辅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2025年03期 v.31 14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7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三江走访慰问行业在京单位科技工作者

    <正>5月29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三江走访慰问行业在京单位科技工作者.走访慰问过程中,刘三江与科技工作者们亲切交流、深入座谈,并代表中国烟草学会向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勉励大家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奋斗热情,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2025年03期 v.3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ORESTA 2025年上半年分学组会议在美国里士满召开

    CORESTA 2025年上半年分学组CNTC代表团;

    <正>2025年4月8日至9日,国际烟草研究合作中心(CORESTA) 2025年上半年分学组会议在美国里士满召开,来自世界主要烟草公司、科研机构的190多名人员参加了会议。中国烟草学会组织上海烟草集团、郑州烟草研究院等单位19名科研人员参加了全部5个分学组和2个工作组会议。

    2025年03期 v.31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