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晓喜;唐石云;朱瑞芝;张凤梅;蒋薇;向本富;田永峰;杨继;董高峰;刘绍锋;崔华鹏;刘志华;
【目的】研究稠浆法再造烟叶原料类型对加热卷烟气溶胶释放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代表性类型烟叶为原料,制成稠浆法再造烟叶并卷制成加热卷烟,比较加热条件下释放的气溶胶粒数浓度、粒数中值直径(CMD)、烟雾量和香气成分。【结果】(1)不同类型的上部烟叶,粒数浓度为烤烟和晒黄烟高,CMD为晒黄烟、烤烟和香料烟大,烟雾量为晒黄烟和烤烟大。(2)不同类型烟叶原料再造烟叶热解释放的香气成分差异明显,白肋烟为原料的样品产生的茄尼酮、6-甲基-5-庚烯-2-酮、生物碱代谢物麦斯明和可替宁、吡嗪和吡啶类氮杂环物质多;晒黄烟为原料的样品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等醛类、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等酮类、糠醇、愈创木酚、麦斯明、可替宁多;晒红烟为原料的样品产生的吡嗪类、生物碱代谢物多;香料烟为原料的样品产生的苯乙醛多;烤烟为原料的样品产生的香气成分大多处于居中水平,且受烤烟香型和烟叶部位的影响。【结论】通过稠浆法再造烟叶原料的选用,可改变产生的气溶胶粒径、浓度及香气成分释放量。
2021年06期 v.27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797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岩;刘文忠;杨振东;杨学华;陈柠;白若石;周骏;李长明;
【背景】二氧化碳膨胀线燃烧炉烟囱排气温度高、存在异味,不符合绿色生产要求。【方法】采用余热回收换热和烟气清洗处理两级复合方法,大幅降低烟气排放温度,减少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排放。通过执行调节控制跟踪核心参数,解决烟气流量变化带来的压力变化,使测试点压力稳定在设定值,保证燃烧炉系统稳定运行。【结果】项目实施后,烟气排放温度由350℃左右降为约40℃,颗粒物的基准排放浓度降低80%以上,SO2、NOx的基准排放浓度降低30%以上,且每小时可提供1.7~2.6 m3的80℃软化水。【结论】本系统能有效降低异味、回收热量,为同类设备技术改造升级提供范例和技术支撑。
2021年06期 v.27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佟振鸣;张笑丹;张慧;袁竹林;刘成;张文良;金圣毅;陈超;
【背景和目的】电热雾化器的工作性能是关系电子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电热功率、导油绳的毛细作用都会对导油绳内的温度梯度、液体浓度梯度、烟油的汽化速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烟气品质,因此研究导油绳内的传热传质、场分布以及烟油汽化量的变化规律对电子烟雾化器的设计与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电热丝与导油绳的传热模型、烟油在导油绳内的输运模型以及烟油达到相变点后的汽化模型,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导油绳内径向最大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随加热时间近似成二次函数关系;液体汽化量与加热时间近似成线性关系且随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增加;干烧时间点随加热功率和扩散系数的增大分别成指数和对数关系递减。
2021年06期 v.27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5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幸龙;赵才能;张莉;王珂清;胡波;陈悦;赵勇;邢亚伟;李天福;杨雪彪;李炜;
【目的】为科学评价滇西典型烟区云烟116烟叶工业适用性,进一步丰富烟叶工业可用性评价体系。【方法】分别运用常规26项全指标法和优化后基于10项烟叶品质指标的DTOPSIS法,对滇西典型植烟区丽江、楚雄和普洱新品种云烟116和当前主栽品种云烟87烟叶工业适用性进行对比评价。【结果】(1)优化后的DTOPSIS法10项烟叶品质指标成熟度、油分、身份、总糖、烟碱、钾、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和刺激性权重分别为0.0321、0.0285、0.0194、0.0887、0.0951、0.0504、0.2307、0.2307、0.1392、0.0852。(2)滇西典型植烟区烟叶工业适用性云烟116表现为:普洱>丽江>楚雄,云烟87表现为:丽江>普洱>楚雄,三个产地云烟116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品质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是普洱烟区云烟116烟叶的油分和色度得分显著高于丽江和楚雄,工业原料需求符合度总体优于云烟87。(3)本文中基于10项烟叶品质指标的DTOPSIS法与常规26项全指标法对两个品种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适用于卷烟工业原料品质快速评价。
2021年06期 v.27 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宗钊辉;田俊岭;王维;刘兰;曾涛;黄跃鹏;王军;
【目的】探究不同氮素水平对烟株根系发育及地上部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3个氮素水平:HNL(N 8 g/株)、MNL(N 6 g/株)、LNL(N 4 g/株),分析不同时期烟株根系结构、生理指标、空间分布及其地上部干物质与氮素积累变化情况,与氮素利用差异。【结果】与HNL相比,LNL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与活跃吸收面积,不定根数量增加了15.2条,一级侧根与不定根的平均长度提高了10 cm、6.6 cm,不定根与一级侧根平均直径与干重降低。降低施氮水平,根系20~5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与根干重增加,现蕾期LNL根干重占比较HNL提高了8.32 g。LNL抑制了烤烟地上部生长,HNL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提高了29.30%、49.06%,但与MNL差异不显著。【结论】烟株氮素少量缺乏,烟株通过调节根系形态结构,增加不定根数量,提高了根系氮素吸收能力,对烟株地上部发育影响不显著,生产上可以通过改变施肥方式与施肥时间,达到降低氮肥使用量的目的。
2021年06期 v.27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936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褚德朋;陈芊如;邰振益;赵福彬;张鑫;张广雨;尹绍静;杜本林;贾海江;尚宪超;ILYAS Naila;尤祥伟;黄崇峻;李义强;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肥施用对烤烟生长和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方法】用烤烟品种中烟100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大豆和海藻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烟叶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并且从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施用两种有机肥对烟叶生长、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相比,大豆和海藻有机肥的施用,促进了团棵期和旺长期烟株的生长发育(450 kg/hm~2处理最佳),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2)由16 S V3-V4区域扩增子测序可知,有机肥的施入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Sphingomonas、Actinospica、Pseudonocardia等有益细菌丰度增加。(3)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土壤pH值、速效钾(AK)、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是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论】大豆和海藻有机肥的施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并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促进了烟株生长发育。
2021年06期 v.27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63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范建立;张永安;范明登;陈少滨;齐凌峰;黄剑滨;范坚强;包可翔;李锐;
【目的】为考察初烤烟叶在不同照明条件下的视觉反映,以期为烟叶评级准确性和自动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感官分析技术,分析了烟叶在3个自然光处理和11个人工照明处理环境中的视效。【结果】(1)在自然光条件下,即便色温的变化较大,烟叶的视觉反映却无明显差异;(2)在人工照明条件下:当相关色温为5000~5100 K、一般显色指数大于90、照度大于400 lx时,烟叶的黄色、青色、平滑、褪色、灰色和红色等外观特性的视觉反映接近自然呈现;当相关色温或一般显色指数超出该区间时,烟叶部分外观特性的视觉反映将被明显强化或弱化;当照度低于400 lx时,视效模糊,烟叶的光泽度和对比度被弱化。【结论】烟叶评级活动若在人工照明条件下进行,相关色温应为5000~5100 K,一般显色指数应大于90,照度应大于400 lx。
2021年06期 v.27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云;陈森林;胡男君;赖燕华;
【目的】改善低次醇化烟叶的质量,提高其利用率。【方法】利用紫外光对烟叶进行照射,考察不同紫外光照射时间下其物理特性、感官质量、淀粉、蛋白质、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成分的变化。【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15~60 min的紫外光照射对烟叶各方面的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效果,30 min照射的烟叶总体品质最佳,填充值、糖碱比和致香成分总量提升,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降低,感官质量有所改善。75 min后,随着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烟叶样品的加工性能逐渐降低,致香物质总量减少,香型风格有所改变。【结论】在适宜的照射时间下,紫外光照射能够改善醇化烟叶的品质,照射时间过长则会对部分理化性质产生负面影响。
2021年06期 v.27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驰;尹卓然;轩栋栋;连文力;罗勇;张萍;符云鹏;贾宏昉;
【背景和目的】盐胁迫会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生长素/吲哚-3-乙酸(Aux/IAA)蛋白是响应生长素信号的关键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响应非生物胁迫。【方法】为了研究烟草生长素反应基因NtIAA17在烟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以烟草K326为试验材料,通过克隆获得烟草NtIAA17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特征,qRTPCR技术分析NtIAA17在烟草不同组织及盐胁迫处理0~12 h的表达模式,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过表达NtIAA17-OX(NtIAA17-overexpression)转基因烟草,对其进行响应盐胁迫的功能鉴定。【结果】NtIAA17基因片段为624 bp,编码207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23.07 kD,理论等电点为8.24,该基因启动子区含有顺式作用元件与激素及胁迫相关;具有Aux/IAA家族蛋白的四个结构域(I-IV)和保守序列。NtIAA17基因与菠菜生长素抑制基因MoIAA13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NtIAA17蛋白是核定位蛋白。qRT-PCR结果表明,NtIAA17基因在茎和老叶中高表达,盐胁迫2 h时表达量最高。在盐胁迫条件下,NtIAA17-OX转基因烟草与野生型相比,生物量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积累增加,而MDA含量减少,抗氧化酶基因NtSOD、NtPOD表达量增加。【结论】NtIAA17基因可以响应盐胁迫信号,通过提高转基因烟草的抗氧化性来抵御盐胁迫带来的伤害,增加植株的生物量;本研究为后续耐盐胁迫分子育种提供候选基因和理论依据。
2021年06期 v.27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59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中邦;隋学艺;张谊寒;王亚辉;赵高坤;李勇;王丙武;刘加红;解燕;杨世波;顾华国;
为解析硃砂烟基本特征特性,以"硃砂2号"为研究材料,调查其田间农艺性状及硃砂烟叶产出规律,通过qPCR分析CYP82E4基因表达模式,并检测硃砂烟叶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硃砂2号农艺性状与云烟87无显著差异,烤后硃砂烟叶比率随着叶位增高逐步上升。硃砂2号烟叶中CYP82E4基因高水平表达,导致大量烟碱被转化生成去甲基烟碱,浅红、中等红色、深红三种类型硃砂烟叶的烟碱转化率分别为86.95%、90.86%、93.85%,远高于云烟87的5.12%。硃砂烟子代植株中CYP82E4基因高表达、高烟碱转化率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烤后烟叶均呈现明显的硃砂烟外观特征。本研究揭示了硃砂烟基本特征特性,为进一步研究硃砂烟的成因及化学特性提供理论支撑。
2021年06期 v.27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47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